4月28日,北京交通大学幼儿园全体大班小朋友在老师们的陪伴下,走进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,以“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、亲身体验”的方式,沉浸式解锁小学学习与生活的奇妙场景,为幼小衔接注入温暖而生动的成长力量。
活动前期,大班老师通过儿童访谈活动,让孩子们畅所欲言:“小学的教室有阅读角吗?”“课间能和新朋友玩游戏吗?”“午餐会有我最爱的西红柿炒鸡蛋吗?”……童真的疑问里,藏着对成长的期待与不安。老师们将这些“儿童视角”的困惑悉心整理,化作探秘小学的“成长任务卡“,让好奇成为衔接的第一粒种子。
在幼儿园与小学教师的联合策划下,孩子们的“小学奇妙日”如“成长盲盒”般惊喜展开:孩子们在操场上体验升旗仪式、化身“运动小达人”,体验踩动感单车车、玩攀爬架和攀爬墙、走梅花桩、挑战AI跳绳计数等;孩子们自主选择心仪的课程,体验数学课堂的趣味拼图、语文课堂的“象形字魔法”、美术教室的泥塑创作、操场上的“足球小将”,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学科魅力。
孩子们化身“小记者”举着自制话筒,围着小学生哥哥姐姐提问,老师们特别带领孩子们“打卡”卫生间、饮水机位置,观看绘本借阅角、美术教室的“学生作品墙”等楼道丰富的课间活动材料区域。
此次活动打破传统“参观式”衔接模式,以“儿童问题导向+多元感官体验+互动社交”为核心,让孩子们在“玩中学”里完成对小学的认知建构。
北京交通大学幼儿园与附属小学用一场充满“儿童温度”的奇妙日,让幼小衔接不再是简单的“知识传递”,而是一次看见儿童、尊重成长的“双向奔赴”。这份充满期待的“初遇”,终将化作九月入学时的勇敢步伐,助力每一颗小种子在新的土壤里向阳生长。(张国欣)